(一)传统数据要素流通痛点
数据要素作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支撑,以及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其流通蕴含着巨大的价值。然而,在传统数据要素流通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痛点,制约了流通效率与安全性的提升。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难题
- 明文传输或共享方式可能导致原始数据泄露或被缓存的风险。
- 明文脱敏方式虽能消除敏感信息,但可能降低数据可用性,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泄露风险,也无法满足需求方的定制化需求。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 不同来源的数据在格式、标准和质量上存在差异,难以整合和分析。
- 数据缺失、错误或重复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偏差,进而影响决策准确性。
数据流通效率低下
- 数据流通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方,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
- 数据权属界定不清晰,导致各方在数据共享时存在顾虑。
- 缺乏统一规范和交易平台,交易成本高、效率低。
缺乏信任机制
- 参与方之间缺乏信任,担心数据共享后权益受损。
- 没有有效的信任保障,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数据合作关系。
(二)国内外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与实践
随着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要素共享流通的关键技术路线,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
国际层面
国际数据空间协会IDSA (International Data Spaces Association)于2018年在德国成立,作为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发展的重要国际组织,其致力于制定和推广可信数据空间的标准和最佳实践,促进不同数据空间之间的互操作性,并推动可信数据空间的全球应用。IDSA的成员包括来自全球的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安全、可信、高效的数据流通环境。IDSA 的愿景是建立一个全球互联的数据空间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据可以安全、可信地共享和利用,从而释放数据的全部潜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以欧盟为例,欧盟积极推动国际数据空间IDS项目,通过采用标准化通信架构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国际间数据的可信流通。德国主要车企及供应链企业联合成立了Catena-X联盟。该联盟旨在通过构建可信的数据空间,实现汽车供应链数据的高效、顺畅流通,以满足未来欧洲碳足迹追踪和监管的严格要求。Catena-X联盟设有管理委员会,负责成员管理、标准编制、应用审核等重要工作,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规模较大、运营较为成功的数据空间之一。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数据空间建设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国家政策层面
在国内,国家政策层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该计划明确了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提出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的可信数据空间,并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这一计划旨在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的健康发展,促进数据要素的合规高效流通与使用,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提供坚实支撑。